佛博乐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回复: 1

谈谈《论持久战》

[复制链接]

2

主题

7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9-21 08: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选是一部神书,我经常想要把它完整看一遍,可惜都是被其他东西耽误了。不过里面的文章我也挑着看了几篇,其中《论持久战》已经看了两年多,最近发觉只读书不写点东西有些遗憾。陆续会补上自己看的一些文章和书的感想和评论。
这篇文章写于1938年武汉会战时期前后,刚好是日本侵华策略转变的节点,毛泽东对时局把握的精准可见一斑。这个时候,华北已经沦陷了,国民党去了大后方,正面战场大的战役差不多告一段落,中国的未来如何这个问题已经提上日程。打了快一年,日本已经占领了中国大部分的核心区域,但是中国的政权没有亡,中国的反抗没有停,但是接下去呢,会怎么样,抵抗有没有前途?有人产生了怀疑,是能够走向胜利呢,还是最后以失败告终。毛泽东给出的回答是,胜利,但是需要时间,不是那么快
为什么能胜利,毛泽东这里有句名言: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这句话可能是他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受到了启发。他进行了力量对比,日本军事凌厉但是国力弱小,这就注定它不能持久,战争的资源不能让它维持长时间高强度的作战。这里可以看出毛泽东具有一定军事后勤的意识,战争不是只是军队在前线作战,后方的保障更为基础。他列举的几条里面,这一条是最重要的,实际上也是这一条贯穿整个战争发挥作用。其他的几条,如中国是正义,日本是侵略这些只起到政治宣传作用,甚至还想着日本国内工农反抗法西斯,就对当时法西斯的形成和日本社会理解出现偏差。
整篇文章最出色的是三阶段论,这是从认识论的高度对战争进程做出了非常科学精确的概括判断。抗日战争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最重要的是战略相持阶段,决定了战争最终的胜负。从后面的抗战进程来看,说我们自己打的有反攻阶段,我觉得有些勉强。抗日战争应该和整个二战关联起来,中国战区应该放在亚洲太平洋战场来考量,这样的话,就看到中国战场的胜利战果有限。我理解的反攻是像苏军气势如虹的第聂伯河会战,十次斯大林突击,美军登陆菲律宾,登陆意大利,登陆诺曼底。中国不能以一己之力打败日本,文章里面我印象深刻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最终依靠国际反法西斯的压倒性力量打败法西斯力量,言外之意也就是苏联美国来打败日本。
关于抗日敌后战场的意义,现在各种讲话,研究,评论大书特书,看得出敌后战场对党的意义重大。但是对我们党的意义重大就意味着对抗战的意义重大吗?抗日战争的参与者有中国,美国,苏联,就有四方力量,国,共,美,苏,至少要把这四种力量的作用完整的考察一遍才能说各种力量的贡献和意义吧。日本不是中国一个在对付,我们大谈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却忽视了反法西斯同盟。从公开数据来看,日本在整个二战死亡200多万,太平洋损失了150多万,在中国作战损失40多万,中国学者认为这个数字低了,升到了70万左右。我们战史的统计,八年抗战,国民党伤亡三百多万,共产党军队八路军加上新四军伤亡六十万左右,消灭日伪军一百五十多万,给日军造成的伤亡五十多万,八路军新四军阵亡十几万。这段统计可以看出我们战果有限,对比苏联卫国战争,苏联军人伤亡2900多万,不可恢复损失1200多万,德国军人伤亡1100多万,东线不可恢复损失六百多万。(数据来源:《巨人的碰撞》,《中国抗日战争史》,《大东亚战争全史》)












今天看《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的附录,任弼时说《论持久战》一写出来,全党都对毛泽东心诚悦服,这倒很有意思。陈云说以前只觉得毛泽东军事上很厉害,看了论持久战觉得他政治也非常厉害。为了写《论持久战》,毛泽东托人买了一些军事书籍,不是很多,同时请郭化若给他讲课。这批军事书籍有孙子兵法,战争论,苏军野战条令,日军步兵操典,还有蒋百里的国防论等等。毛泽东在读兵书的批注说,兵书稍读即可,不宜太细究,这是他读兵书不拘小节的一面,不在意具体的战术细节,而关注其中的战略和军事思想。很难说共产党取得胜利有多大程度依赖军事学术或者说军事科学,如果中国有军事科学的话,那么建国之后我们也不会翻译那么多关于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军事著作了,就我所知,有这些著作《伟大卫国战争步兵师战例汇编》《步兵团战例汇编》《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空军战役法》《苏军坦克兵作战经验》《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海军学术史》《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卫国战争中的工程兵》《伟大卫国战争年代苏军战术的发展》《坦克突击》等等。另外,红军所使用的条令是在刘伯承翻译苏联红军战斗条令的基础上面修修补补的,建国之后我们才制定出自己的条令,这个任务交给了军事科学院完成。以上著作不是普通的出版书,它们恰恰是军队内部出版,这才能说明印这些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普及知识,而是为了学习人家。
但是,同样的,我们的对手也很难说有什么军事学术可言,尤其是国民党军队,他们构建的防御工事一言难尽,进攻的组织更是一塌糊涂。这样的情况之下,整体的军事素养都不会高到哪里去,这是战役战术层面,也是更加“军事”的层面。共产党不接受纯粹的军事观点,一直将军事置于政治指导之下,红军是执行党赋予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写下军事作品的指挥官很少,林彪,刘伯承,粟裕,徐向前等少数人,林彪的总结最出色。在与日军作战之时,我们从没有运用军事指挥的机会,游击战术,零零散散的小规模战斗,贯穿整个战争,能打就打,打不了就跑,多是伏击打黑枪。即使是百团大战,也是打掉炮楼,破坏铁路,战役目的,消灭敌人什么番号的部队,夺取什么样的战略要点都是没有。看看日本在初期作战,目的是什么,在华北夺取太原,在华中夺取上海,苏军在初期反攻,消除叶利尼亚突出部,德军在台风行动初期,占领维亚济马,合围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主力。抗日战争说它是共产党在军事上面的发挥,实在是太牵强了,在敌后的生存确实艰难,可是你生存下来就代表能给别人带来惨痛打击吗?是别人打击你还是你打击别人?生存下来只对自己有意义,被打的东躲西藏,还觉得自己是砥柱中流,砥柱中流是挨最多打却不倒的意思吗?
这些根据地对日后解放战争的意义无比重大,可是在抗战中,说因为有了敌后抵抗,日本便左支右拙,这是不切实的。白俄罗斯游击队,南斯拉夫游击队给德国造成的损失不小吧,华沙起义也是对纳粹打击不小吧,德国除了觉得暂时有些棘手的麻烦要处理一下,就好像苍蝇那样烦人,谁会过多在意呢?共产党给日本造成麻烦,就好像是蚊子,他不得一个个去打死,有些蚊子跑的快,下次还来,我们能说,一个人让几只蚊子给咬死了?他除了面对蚊子,面前那只大老虎才葬送了它他。损失是可以恢复的。日本的几车货被抢了,只要能接下来运过来几车,有什么严重的呢,怕的是它自己生产不出来,或者没有足够的载具铁路被破坏,工程兵连夜抢修,朝鲜战场美军天天炸我们铁路,运输可曾中断过?除了把工兵累死,我不知道日本还有什么多余的损失,损失都是可以弥补,就好像苏联打一仗丢了一千辆坦克,不到一个月,战场上面出现了两千辆坦克。你的制造量,超过了消耗量,损失有什么可怕呢?只有日本的航母沉了,那是真的无了,一艘航母制造的时间很长。日本掉了一架飞机,第二天生产两架,它有资源有工厂就能做到。试问中国战场给日本造成多少的装备损失?日本在中国损失了多少重炮,多少装甲车,坦克,多少反坦克炮,多少战斗机,多少轰炸机?再说人员的损失,受伤的人算不算损失,从整场战争进程看,受伤的人接下来回到部队,等于没有什么损失,我们要计算的是不可恢复损失死了爬不起来不能继续战斗的才能叫损失。不然有个词叫身经百战,难道士兵伤了一次就不能打仗?老兵是怎么练出来的,今天的老革命经常说身上留了多少多少子弹,甚至弹片,他们受了几次伤,按伤亡计,是不是十几次了?统计到各场战役的伤亡里面,有多大的重复?另外,你损失的再多,能补上就好,苏联损失那么多,可是补充更多,不妨碍它最后胜利。
从军事上面来看这场战争,就观察到了这些说法的荒谬,敌后是日后我们和国民党对抗的本钱,也是共产党英勇斗争的写照,在敌后坚持斗争磨练了党自己。但是很难说它是打败日本的多么重要的因素,把这两点分开我们才能看的更清楚。理论很圆满,现实很骨感。二战的舞台本来不是为我们准备,那些掌握现代科学和工业的力量才是真正的主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9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昨天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帖要回,回帖才健康,在踩踩,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聆讯新闻网

GMT+8, 2025-4-7 09:20 , Processed in 0.09149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