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博乐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回复: 0

艺术的娱乐功能

[复制链接]

2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3-3-26 16: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8、19世纪的席勒和斯宾塞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将过剩的精力发泄在尽情舞蹈和歌唱等娱乐活动中。在艺术的三大功能里,艺术的娱乐功能可以说是艺术区别与其他意识形态最大的特点。艺术的娱乐功能指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之余,可以从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快感;但也有人说艺术的娱乐功能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堕落,如后唐庄宗李存勖沉湎于戏曲误国最后死于流矢之下。由此我们既要重视艺术娱乐的功能,也要反思过度娱乐的坏处,从中把握好尺度。
一、正视艺术娱乐功能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能、情感和欲望有得到正当满足的权利,艺术应当使人感到快乐。他说:“消遣是为着休息,休息当然是愉快的,因为它可以消除劳苦工作所产生的困倦。精神方面的享受是大家公认为不仅含有美的因素,而且含有愉快的因素,幸福正在于这两个因素的结合,人们都承认音乐是一种最愉快的东西……人们聚会娱乐时总是要弄音乐,这是很有道理的,它的确使人心畅神怡。”在中国,先秦时期的艺术理论著作《乐记》,也有类似的思想,它提出了“乐者乐也”的主张,认为艺术应当使人们得到快乐。但对于一些民族和宗教,比如塔利班禁止在公共场合播放音乐,因为传统伊斯兰教教义认为歌舞是堕落,不合法的。这当然是宗教狭隘的看法,我们应该正视艺术的娱乐功能,同时也应当做到适度娱乐。
二、反思过度娱乐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日益繁荣兴盛,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的娱乐。为了满足人们精神需要,艺术的娱乐功能被更加丰富多样化:电影院、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及各种电视、电影、音乐、漫画、小说等文化艺术产业蓬勃发展,娱乐产业泛滥,泥沙俱下,只需要很低的成本即可获得碎片、上瘾的娱乐信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文化产业催生了大量良莠不齐的艺术作品,只为赢得流量、资本、博人人眼球,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生产了各类“三俗”作品及抗日神剧等。大量肤浅哗众取宠的作品只会麻痹人的神经而产生不了艺术教化人性,洗涤心灵的更深层次作用。普遍化的娱乐性审美正在挤压艺术的精神性审美,最后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产生。
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在评价《关雎》的时候说,艺术的快乐不至于没有节制,悲伤不至于过于悲伤。我们在创作或体验艺术的娱乐活动时,要把握好尺度。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提到当今任何公共文化领域的内容,逐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如同温水煮青蛙一样,而人类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科幻小说《美丽新世界》,他在书中预言,未来真正威胁到人的不是令人厌恶的专制独裁,而是招人喜爱的审美娱乐。其警示意味不言自明。
综上所述,面对当今社会审美娱乐泛滥的趋势,我们应当在正视娱乐功能同时,也反思过度娱乐。艺术的娱乐功能应该像像孔子点评《关雎》那样,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范围。



9.10号教师节快乐!

引自:《艺术概论考研题库(附答案)》 姚杰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全国高校艺术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用书 艺术概论论述题写作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聆讯新闻网

GMT+8, 2025-4-9 22:43 , Processed in 0.1226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