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博乐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回复: 0

经济类24考研想考上海财经大学,有哪些专业?上财到底有 ...

[复制链接]

3

主题

6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3-1-8 12: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都知道,在全国财经类院校中共有5所“211”,分别是: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这5所院校也被合称为“四财一贸”,可以说是我国财经界的黄埔军校,上财作为其中之一,经济学科实力非常强,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
应用经济学:A(全国2%-5%)
统计学:A-(全国5%-10%)
理论经济学:B+(全国10%-20%)
整体来讲上财的考研难度肯定不低,再细分到专业,由于是财经类院校,经济类的专业非常多,每个专业情况又差别较大,所以下面我们从各个专业的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专业课难度、参考书目、复试内容、历年分数线、报录比、进复试成绩、拟录取成绩等方面来具体分析,打算报考上财的小伙伴赶快往下看吧~
招生情况

上财考  {\color{blue}{宏观和微观}} 的专业课是  {\color{red}{801经济学}} ,2023年相关招生学院共有5个:

经济学院



说明:
(1)经济学院共有7个专业招生,  {\color{red}{统考招生计划}} 分别为:
政治经济学 : 2
经济思想史 : 1
经济史 :1
西方经济学(A组):2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4
数量经济学:3
西方经济学(B组):4

同一个专业的A、B组表示研究方向不同,分开招生
比如西方经济学的A组研究方向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实验经济学,B组研究方向是数理金融经济学,A、B组学制、招生人数都不同
(2)经济学院除西方经济学B组以外,其他专业及西方经济学A组均只招收硕博连读项目
(3)关于硕博连读项目:入学后第二学年进行资格考试,如未通过资格考试,则按所在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完成学业,可申请硕士学位;硕博连读学生若退出硕博连读项目,将延期一年,在第八学期参加硕士论文答辩;通过资格考试者于第三学年转入博士阶段学习。
(4)经济学院的西方经济学(A、B组)专业,数量经济学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  {\color{red}{数学一}} 、801经济学;其他专业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  {\color{green}{数学三}} 、801经济学
(5)西方经济学B组学制为3年,其他专业基本修业年限均为2年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说明: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招生专业共9个,招生人数分别为:
国民经济学:3
财政学:7
房地产经济学:3
税收学:2
投资经济:2
行政管理:3
社会保障:4
公共政策:3
政府预算管理:3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各专业均为基本修业年限2年
考试科目:政治、英语一、数学三、801经济学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



财经研究所招生专业4个,招生人数分别为:
区域经济学:11
农业经济学:5
城市经济与管理:9
能源经济:3
各专业基本修业年限2年
区域经济学专业和城市经济与管理专业外语科目可选英语一或日语
农业经济学专业和能源经济专业外语只能考英语一
其余三门考试科目各专业相同,均为:政治、数学三、801经济学
商学院



说明:
商学院招生专业共8个
除了体育经营管理专业,其他专业均只招收硕博连读项目
企业管理专业2个研究方向(A、B组)根据考试情况分别划定复试分数线、分别组织复试。
各专业均为基本修业年限2年,考试科目:政治、英语一、数学三、801经济学

会计学院



会计学院招生专业2个,招生人数:
会计学:6
财务管理:4
基本修业年限均为2年
考试科目:政治、英语一、数学三、801经济学
801专业课初试参考书目

801经济学考宏观和微观,参考书目有5本,分别为:
《微观经济学》(第九版),范里安;
《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第四版),钟根元等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第十版),曼昆;
《宏观经济学》(第九版),巴罗;
《西方经济学学习精要与习题集》(第四版),胡永刚等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封面如下:




历年题型

从历年真题来看,一般只有三种题型: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
选择(40分):  40道,每题1分
判断(20分):  20道,每题1分
计算分析(90分):  6道,每题15分
考试大纲

上财官方公布的801考试大纲如下:


复试相关(2022年,线上复试)

经济学院:

根据校复试指导性意见、各专业招生计划和具体考试情况确定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和差额复试人选,差额比例约为1:1.3
具体复试内容:
1.专业知识水平及综合素质能力面试:满分100
2.英语口试:满分100
成绩计算:
1.复试成绩计算方法:
复试成绩=专业面试成绩×80%+英语口试成绩×20%
2.综合成绩计算方法:
综合成绩=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
根据综合成绩排名由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其中复试成绩(面试成绩)不合格(百分制不足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复试差额比例约为1:1.2
具体复试内容:
(1)英语口试(15分):以考察英语应用能力为主。
(2)专业及综合素质面试(80分):
包含两部分:专业基础水平、综合能力。
专业基础水平内容参考《上海财经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复试参考书目,满分为30分
综合能力内容包括专业素质及能力考察、综合素质及能力考察和学术研究潜力考察,满分为50分
(3)科研加分(5分):
考生本科阶段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将按照科研成果的级别及数量打分。其中:
一般等级的学术论文,每篇加2分;
我校认定的C级及以上学术论文,每篇加3分。
科研加分不超过5分,材料需同时提供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电子版。
成绩计算:
1.复试成绩计算方法:
复试成绩=外语口试成绩+专业及综合素质面试成绩+科研成绩,共计100分
2.综合成绩计算方法:
综合成绩=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

复试差额比例约为1:1.3
具体复试内容:
1.外语能力20%;
2.专业综合素质80%
成绩计算:
1.复试成绩计算方法:
复试成绩=面试成绩,满分100
2.综合成绩计算方法:
综合成绩=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
商学院:

复试差额比例约为1:1.3
具体复试内容:
1.外语听说能力:满分20分。
2.综合素质和能力:满分30分。
3.专业基础知识:满分50分
成绩计算:
1.复试成绩计算方法:
复试成绩=面试成绩
2.综合成绩计算方法:
综合成绩=初试成绩÷5×65%+复试成绩×35%
会计学院:

根据校复试指导性意见、各专业招生计划和具体考试情况确定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和差额复试人选,其中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差额比例约为1:1.2
具体复试内容:
1.外语听说能力(25分)
2.专业客观题(20分)
3.专业及综合能力(55分)
成绩计算:
1.复试成绩计算方法:
复试成绩=面试成绩
2.综合成绩计算方法:
综合成绩=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
根据综合成绩排名由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其中复试成绩(面试成绩)不合格(百分制不足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如果出现录取线上综合成绩同分的情形,则优先录取初试总分高的考生;如果出现录取线上综合成绩同分且初试总分也相同的情形,则优先录取初试中英语成绩高的考生。
复试线







以上所有的名额均针对统考生,不含专项计划考生
从近三年复试线可以看出想要上岸的话初试分数大部分专业需要考在385分以上;
单科要求比较高,数学和专业课大部分专业分数线在80左右,会计和财务管理要求90,
财政学、财务管理、会计学这三个专业基本上需要考400+分数,基本才能进入复试
而且要注意复试线只是最低要求,从2022年的复试比例看,基本都是1:1.3,所以复试的竞争仍然激烈,初试成绩越高肯定越有优势,所以要想顺利上岸,大家定目标要参考后面的拟录取成绩
报录比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报录比 = 报考人数 / 录取人数
可以看到大部分专业的报录比都只有10%左右,更低的甚至5%左右,说明还是难度比较大的
而且要注意像经济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西方经济学(B组)、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这几个专业2022年的报录比虽然相对高一些,在20%左右,但可以看到是因为报名人数也比较少,并不是这几个专业更好考,像经济史专业只有4个人报名,所以不能只看报录比,要结合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分析。
进复试成绩





拟录取成绩





从进复试和拟录取的成绩可以看到,进复试的最低分与复试线并不完全相同,有的专业进复试的最低分比复试线要在高一些,从拟录取成绩的单科平均分来看,数学和专业课基本都是120左右,一些复试线在390+的专业,拟录取的同学这两门平均分是130左右,而且从整体看英语成绩都比较高,各专业均分基本都在70以上,更高的甚至80,大家可以参考这个数据,合理安排各科目标,总成绩目标最好参考拟录取的中位数
综合各方面来看,上财经济学的难度都不小,首先各专业招生人数很少,基本都在5个以下,大部分专业复试线很高,专业课难度也比较大,甚至有的专业考数学一,而且复试的竞争程度也很激烈,毕竟学校实力在那,但是也有一些专业相对来说难度会小一点,像房地产经济、政治经济、企业管理等,好好准备还是有希望上岸的!
以上就是上海财经大学的考情分析了,大家想了解其他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分析欢迎加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聆讯新闻网

GMT+8, 2025-4-21 05:46 , Processed in 0.25515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